《韩炳哲作品之文化与全球化》[套装共三册]韩炳哲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因新技术而加速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去远”文化空间,由此产生的“切近”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实践和表达形式。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累和集聚的作用,异质的文化内容簇拥到一起。不同文化空间相互叠加,相互渗透。时间同样失去边界。簇拥起来的林林总总,不仅让不同地域,也让不同时段失去了遥远性。更准确地反映当今文化之空间性的,不是感知上的跨、间、多,而是超。文化发生了内爆,也就是说,文化被去除了遥远性,成为超文化。超文化性产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旅行者。超文化旅行者去往的不是反世界,也不是彼处,实际上,他居住在此处与彼处成对称关系的空间里,他就在这儿,“内在空间就是他的家”。在景观的超空间里冲浪或浏览,与朝圣者以及浪漫主义的旅行者的行进方式都截然不同。超文化旅行者从一个此处去往另一个此处,超文化因而是一种关于此在的文化。《什么是权力?》: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与法律相关,有时与专断相结合。《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在本书中,仪式标示的并非人心所向之地。相反,作为一个用来对比、衬托的外壳,它使我们的“当下”得见更为清晰的轮廓。不带怀旧情绪地勾勒出仪式消失的谱系,并不能说是一部解放史。沿着这个谱系会出现“当下”之症,首先是对共同体的侵蚀。与此同时,本书还会思考其他生命形式,它们或许可以将社会从其集体自恋中解放出来。仪式是一种符号行为。它们流传下来并代表了承载着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秩序。它们制造出一个没有交际的共同体,而如今一统天下的是没有共同体的交际。

作者介绍:韩炳哲(Byung-Chul Han),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是一位德国新生代思想家。他早年在韩国学习冶金学,后赴德国深造,专攻哲学、文学和天主教神学,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博士学位。韩炳哲先后在瑞士巴塞尔大学、卡尔斯鲁厄建筑与艺术大学任教,2012年起成为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伦理学、社会哲学、现象学、文化哲学、美学、宗教和媒体理论等。韩炳哲以对数字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深刻批判而闻名,其作品如《倦怠社会》《透明社会》《爱欲之死》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西班牙《国家报》称他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洛杉矶书评》则认为他是“当代哲学家的最佳候选人”。

VIP会员免费

已有0人支付

我们相聚,见证阅读的力量!
相聚书屋 » 《韩炳哲作品之文化与全球化》[套装共三册]韩炳哲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