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心智,演化:探寻大海及意识的起源》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最原始的生命,是以单细胞的形式,存在于海洋。单细胞生物独自度过了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才因为基因突变,无法正常分裂成各奔东西的细胞,或其他未知原因,而有了多细胞生物相伴。这些彼此黏在一起的细胞,组合出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包括植物、动物,以及真菌。其中有些更离开海洋,上陆了。这些生命若要生存,功能各异的细胞便得依靠神经系统彼此协调,以应付外在环境变化,发展出所谓的智能。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在六亿年前,人类和头足类分家了。在头足类那一端,它们放弃了外壳,拥有无拘无束的行动力。渐渐地,它们演化出适应这种生活型态的各项本领,包括杰出的变色能力、拥有“感觉”的腕足,甚至是做出各式各样调皮捣蛋行为的“高智商”,奇怪的是,它们多数似乎异常短命?
一般认为除了人类以外,地球上拥有较高智能的是哺乳动物和鸟类。但我们越来越清楚知道,人类在生命树上遥远分枝的亲戚──头足类,也展现出惊人的心智能力。当我们在探讨心智的奥秘时,或许应该纳入其他动物也具有意识的事实,特别是头足类。
身为科学家、哲学家与潜水员的作者,爬梳大量海洋科学、动物行为学、心理学、人脑科学以及哲学等等研究,借由讨论头足类的心智演化,带领读者以更广阔的角度探索“意识如何跃入生命”。
作者简介:彼得·戈弗雷史密斯Peter Godfrey-Smith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所的哲学特聘教授,也在雪梨大学理学院教授历史与哲学。他曾出版过四本书,包括《生物学的哲学》(Philosophy of Biology)、《理论与现实: 科学哲学导论》(Theory and Realit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达尔文式族群与天择论》(Darwinian Populations and Natural Selection),此书在2010年获得科学哲学界最富盛名的拉卡托斯奖(Lakatos Award)以及《自然界心智的复杂性与功能》(Complexity and the Function of Mind in Nature)。
除了研究工作之外,戈弗雷史密斯也热爱潜水,对海洋生物情有独钟。本书是他集合工作和兴趣的杰作。他多次潜入海底研究章鱼,并拍下它们互动的惊人影像,包括章鱼互相攻击。他的头足类研究散见于《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与《新科学人》杂志(New Scientist),以及各大广播和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