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坏时代》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人”,先锋剧作家的盛誉未掩平民诗人的锋芒,反而赋予其诗歌以戏剧性。如果说“里尔克的诗艺是献给艺术的”,那么“布 莱希特的诗艺则是献给社会革命的”。在其流动、激荡、活跃的一生,诗歌几乎就是他的“日常巡察和呼吸”,他瞩目战争、政治、社会事件,更忧心这一切背后人本身的苦难;他的诗句看似浅白,素淡,却以反讽、讥谑、戏仿的利刃刺入夜的黑暗和寒冷。而在多篇首次译介的早期诗歌中,我们感受到在自然里的纯然快乐,得以认识另一个布莱希特。在诗歌的坏时代,重读布莱希特一生各个阶段的好诗歌,在剥离了“漂亮画面和香喷喷词语”的明澈文字里唤起自我的道德勇气和智识清醒。
作者简介: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德国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导演、诗人。生于奥格斯堡,1933年后流亡欧洲大陆,1941年前往美国,1947年返回欧洲。1949年起定居东柏林,创办柏林剧团。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获19 55年列宁和平奖。他创立了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史诗剧”,一生创作了3部长篇小说、30多部戏剧和2500多首诗歌。无论形式、风格还是主题,其诗以多样性著称:没有一个主题不入诗,没有一种形式是他不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