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朝鲜王朝货币改革》朴赞美

朝鲜王朝自1392年建立以来,原以“米”、“布”以物易物,自17世纪起逐渐转为“白银”与“铜钱”的货币交易。然而,朝鲜的铸币原料必须依赖向日本进口铜、向中国进口锡,难以自主,货币供给每每受到东亚局势的影响,朝鲜遂在18世纪与中国同时遭遇“钱荒”!
本书探讨朝鲜王朝建国以迄19世纪开港前的货币变革历程,并将之分为三大阶段:15-16世纪是“官方货币与民间货币间竞争”的阶段,作者根据《朝鲜王朝实录》梳理太宗与世宗朝发行的官方货币与相关政策,并运用土地买卖文书与时人的生活日记资料,探讨老百姓常用的交易媒介,阐明朝鲜前期货币体系的特色;17世纪则可谓“东亚国际秩序变动中政府统一货币的初步尝试”,作者从壬辰倭乱谈起,分析白银对朝鲜产生的影响,呈现17世纪铸造铜钱流通的时代背景,继而说明17世纪上半叶仁祖、孝宗两朝用钱之始末,再聚焦于肃宗朝推动“常平通宝”的政策及其流通特色;最后是18世纪,此阶段是“朝鲜铜钱国币地位的确立”,作者首先探讨“钱荒”的现象及朝野上下如朴齐家、朴趾源、丁若镛等人的应对方案,并参考百姓的交易文书与政府的赋税政策,探讨“常平通宝”成为朝鲜国币之过程。

作者简介:朴赞美,大韩民国人,生于釜山,成长于昌原。韩国庆熙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中韩关系史、东亚经济史。

VIP会员免费

已有0人支付

我们相聚,见证阅读的力量!
相聚书屋 » 《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朝鲜王朝货币改革》朴赞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