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韩中外交史》权悳永
权悳永教授代表作,首度全面性将古代韩半岛来唐使节界定为“遣唐使”!古代韩半岛诸国自隋唐起便定期向中国派遣使节,唐代尤以新罗最多:高句丽与百济各派遣26回,渤海派遣119回,新罗则派遣178回,平均每1.6年便派遣一次。各国与唐朝的关系,先是在政治上借由接受中国的册封以实现国家安定,经济上实行朝贡与回赐的物资交换形式,于文化上则进行佛教与儒教的交流,可见唐朝对于韩国古代史的展开有着深远影响。
本书系统性探究新罗、百济、高句丽与渤海国派往唐朝使节的往来涉及人员、职官设置、往来名目界定、陆海路线、往返所需时间及其在唐期间活动。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从中韩日三国的各类资料入手,不仅利用《三国史记》、《旧唐书》、《新唐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传统史料,更考察《三国史记》作者较少关注或无法看到的《续日本纪》、《唐会要》、《全唐文》、各类金石碑文、诸种僧传资料以及罗唐文人的诗文集等,从中寻找古代韩半岛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及渤海遣唐使的足迹;第二部分以史料为基础,研究遣唐使团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情况,以及使团构成人员的社会背景;第三部分是考证遣唐使的往返行路;第四部分将遣唐使的活动按照政治、经济和文化三种类型进行探究。通过以上全景式的考察,试图揭示韩国遣唐使在韩国古代史甚至整个韩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作者简介:权悳永,1959年生,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教授、博士。先后毕业于韩国庆北大学史学科、韩国学中央硏究院历史学科。历任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史硏究士、韩国研究财团专门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韩国古代史。代表作有《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一潮阁,1997;本书即其中译本)、《韩国古代金石文综合索引》(学研文化社,2002)、《在唐新罗人社会研究》(一潮阁,2005)、《新罗的大海:黄海》(一潮阁,2015)、《虚构与真实:韩国的历史制造》(新文社,2015)、《在唐韩人墓志铭研究》(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出版部,202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