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
1944年,作者受美国政府所托,完成一项旨在认清日本民族的课题,并以之为二战后改造日本国家的指导。此书即该项目成果。在本书中,作者在简单叙述日本近代史的基础上,挖掘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根源,并详细阐释日本人的“恩债”“人情”“义理”“忠孝”等理念,以及其他一些如幼儿抚养等生活习惯。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这两个在后世引发巨大反响的概念。本书不愧为文化人类学模范。
作者简介: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出生于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本尼迪克特与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合作,在研究中结合心理学方法论,创立博厄斯学派中的一个支派, 即文化心理学派或称种族心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因此,本尼迪克特的作品以分析文化形态的《文化的类型》和分析日本国民性的《菊与刀》最为著名。1944年,作者受美国政府之托研究日本民族,《菊与刀》即为此一成果。《菊与刀》奠定了作者在人类学、民族学的不朽地位。此书影响至今不衰,不仅在于此书对日本人深刻而细微的分析,指导了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管理和改造;更令人赞叹的是,作者凭借自身的学术积累,仅仅依靠日本发布的宣传片、与日裔美国人的访谈以及战俘审讯记录,即完成如此精确的研究,值得当代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