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艾塞尔·丽莲·伏尼契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20世纪50年代引进中国后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最爱之一。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飘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他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

《牛虻》还讲述了牛虻与琴玛白雪般纯洁无瑕的爱情,以及对生父的爱恨交织,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简介:艾塞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爱尔兰小说家、音乐家、革命事业的支持者。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人物曾影响了许多当时的青年。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寓所去世。

VIP会员免费

已有0人支付

我们相聚,见证阅读的力量!
相聚书屋 » 《牛虻》艾塞尔·丽莲·伏尼契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