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
编辑推荐:
★ 你是哪种依恋风格?安全型、焦虑型,还是回避型、混乱型?
★ 11则真实故事分享,10项依恋功课,36道依恋风格测试,带你从根源上改变生活中糟糕的关系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导周宗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孟馥,作家、知名媒体人侯虹斌倾情推荐!
内容介绍:
依恋理论最早起源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依恋风格。如果母亲能够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感到被爱,感受到安全感;反之,婴儿的安全感就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成年之后,我们的依恋对象变成了爱人、朋友、孩子甚至工作,当我们与它们建立关系时,我们内心深处根植的依恋风格就会被再次激活,从而影响我们与它们的关系,用鲍尔比的话说,这种影响“从摇篮到坟墓”,会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成人的依恋风格分为以下四种:
安全型依恋:愿意信任他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够自信、坦率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爱意。
焦虑型依恋:需要经常得到伴侣的肯定;极度渴望亲密关系;有时会令伴侣感到无所适从。
回避型依恋:冷淡疏离;对情感上的亲密感到恐惧;在感到受伤或被他人拒绝时会主动撤退。
混乱型依恋: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综合,是最糟糕的依恋风格。有时渴望与伴侣亲近,有时又显得很冷酷。
作者介绍:
彼得·洛文海姆,作家、记者,他的文章和随笔曾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杂志》《洛杉矶时报》《游行》和《华盛顿邮报》上。他曾获Barnes & Noble 发现新人奖,作品包括《邻里之间:在美国街头寻找社区》(In the Neighborhood: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on an American Street, One Sleepover at a Time)、《小牛犊汉堡的肖像》(Portrait of a Burger as a Young Cal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