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
内容简介:
建安,作为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一共被使用了二十五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建安年代的中间点,也是汉末三国的转折点。 这一年,曹操在黄河边确立了对北方的统治,这一年;曹操因长江边的一场失败而失去了南方,赤壁的那把火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这一年之前,中国历史主要表现为东西对抗,这一年之后,则变成了南北较量;这一年之前,中国是四百年的治世太平,这一年之后,则是四百年的乱世纷纭;这一年之前,曹操一统在望,这一年之后,曹、刘、孙割据一方,三国鼎分的局面隐然成形。 为什么会这样?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什么? 本书以邺城、江夏、襄阳、许都、关中、长坂、柴桑、赤壁、江陵、合肥、建业、益州这十二个地点为时空节点,俯视三国时代中的这个转折之年,凝视曹操、刘备、孙权、马腾、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在这转折之年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重新审视历史之流的波澜壮阔与百转千回。
作者简介:
锋云(青年历史学者)
生于孔孟之乡,
学于清华北大,
行于庙堂江湖,
醉于经史子集。
编辑推荐:
建安十三年初,当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坐拥天下十三州部中的九个时,掌管江东已有八年的孙权,手中仍只是那半个扬州;而寄寓荆州七年的刘备,则甚至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短短一年,大势逆转,格局大变!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什么?又为何会突然发生?
★一部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后汉三国解读之作。
★颠覆传统的历史叙写方式,通过剖析三国时期关键的十二个地点,俯视建安十三年这一转折之年,揭示“天下三分”的深层由来。
★纤悉不苟的史料挖掘,严谨不拘的史实推理,勾画出众多表象下,那个激荡时代更为隐秘且真实的历史偶然与必然。
★本书以亦庄亦谐的语言,端呈大汉末年真实历史的细节之处,可读性强。
媒体推荐:
本书从解析建安十三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入手,探讨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的过程。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大势和轮廓,也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和戏剧性。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建安十三年》对标经典,挖掘细节,分析新颖,可读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张国刚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建安十三年》是一部叙事十分独特的作品。作者心思缜密,眼光独到,寻常史料经他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常常显露出传统叙事所忽略和丢弃的含义。他在叙事上显然借鉴了推理小说的写法,娓娓道来,层层推进,带领读者逐渐深入历史的现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但又不失历史的依据,达到了所谓“执其两端而用中”的境界。
——解玺璋 历史学者、文化评论家
建安十三年是从后汉到三国、从“混一在望”到天下三分的转折之年、关键之年,在这一年里,“地望”这个重要却长期被忽视的概念堪称“格局之眼”。《建安十三年》通过十二个地点构建了一个“地望的坐标轴”,剖析了“天下何以三分”“如何将天下三分”这两个千百年来被正史野史解读过无数遍、对普通读者而言却至今疑团多多的命题,对理解这个中国历史上重要且特殊的历史时期十分有启发意义。
——陶短房 历史学者、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