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之精妙:自然哲学与物理原理》
编辑推荐:
●一场藉由物质抵达人类自身的哲学漫谈
●一部“致敬牛顿”的科学人文之书
●自微观核子尺度,至宇宙星系之间,物质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为复杂多样
● 诗歌般的语言,讲述着物质的演变过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大卫•周(David Jou),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凝聚态物理学教授,诗人。1978年于同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不可逆过程与非平衡系统的统计力学的热力学研究,并在该领域著有相关书籍及两千余篇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曾为《先锋报》(科技版)供稿。荣膺“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奖、巴塞罗那Ciutat奖、NarcísMonturiol奖章、Eduard Fontserè奖以及el PremiCrítica Serra d’Or de Recerca。马德里皇家科学院、加泰罗尼亚研究学院科学技术部以及墨西拿佩洛利塔尼学院成员。其代表作有:《时间迷宫:生命和宇宙中的时间与记忆》《量子世界导论:自粒子之舞至群星之种》《脑与宇宙》等。
内容简介:
原子间聚集与离散的组合,成就了我们所观察到的大千世界的多样与变化。
不论是细菌还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我们都使用相同的 DNA密码语言与20种蛋白质字母。
并非是某种文学比喻,现代宇宙学已经揭示了,我们都是由货真价实的星尘所组成。
深层意义上,我们即为物质,但我们却是一种能够辨识自身、意识到存在之惊奇与脆弱的物质。
……
对物质所产生的反思,可以构成一种纯粹而真实的精神运动、一种绝佳的内省途径。
从微观量子物理,到宇宙天文奥妙;从日常生活起居,到思维感官意识,物质可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闻。它催生哲学家们关于存在与虚无的思考,一次次引发着理念与科学的革命;它触动艺术家们的敏感神经,既从内容又从技术上提醒着艺术创作的无数可能性;它可化为具体的语言,或成为客观的取材对象,飞入一代代诗人的文字中……而科学发展至今,物质的概念不再如曾经那般清晰,物质世界也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多样,也更具不确定性,由此派生出的问题亦令人不知疲倦地投身其间,既在形而下,又从形而上。
本书着眼于“物质”,旨在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综述对物质的研究,并静观其结果如何影响诸多形式的唯物主义。作者撇除了冗余的专业技术性数据与细节,几乎涉及科学、人文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次对自然科学发展的梳理,亦是一场由物质出发最终回归人类自身的哲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