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
★ 一个正陷于和著名作家的忘年恋并逐渐成长为有抱负小说家的年轻白人女性助理编辑
有可能理解一位想转机去库尔德寻找失联哥哥却被英国移民官扣留在机场的中年伊拉克裔男性经济学家吗?
在哈利迪的笔下,“不对称”不只存在于野心与成就之间、年轻女性与年长男性之间,更存在于西方与其他地区,以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由此提出了关于想象力和共情能力的局限性的问题:我们能否跨越性别、种族、国籍和权力的界限来理解彼此;一个人愿意为理解素不相识的人付出多少努力,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做到和做不到这一点。
★ 一部精妙复杂的的文学野心寓言,以一个年轻女作家的名义;一个人蒙着面纱的肖像,一个决心超越她的出身、她的特权、她的天真的人。
哈利迪几乎同时写下了一部匿名的纪实小说,一部思想小说和一部关于政治参与的元小说。《不对称》是一部恰如其名的“杰作”,一部证明艺成出师的作品。我们很少听到女性在这类故事中的声音。《不对称》的力量与乐趣在于,她并没有彻底消灭这种沉默,恰恰相反,她设置了这种沉默,然后引爆了它。
媒体推荐:
★ 在哈利迪的笔下,“不对称”不只存在于野心与成就之间,或是年轻女性与年长男性之间,更存在于西方与其他地区,以及国家与个人之间。由此提出了关于想象和共情能力的局限性的问题:我们能否跨越性别、种族、国籍和权力的界限来理解彼此?
——《纽约客》
★非同寻常,几乎是一个公民的壮举……哈利迪几乎同时写下了一部匿名的纪实小说,一部思想小说和一部关于政治参与的元小说。
曼哈顿的巧妙风俗戏剧与伊拉克裔美国家庭的悲剧两相映照,深刻探讨了自由意志、命运与自由,以及生活如何被提炼成小说,迫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读者,一个更积极的观察者。
当你在《不对称》中寻找对称性时,无法找到能解开所有谜团的钥匙——它的结构是音乐式的,而非建筑式的;它的主题不是像声色与韵律、重复与和谐那样建构而成,所以结果与其说是一系列的学术阐释,不如说是一张熠熠生辉的联想之网,亦即我们所谓的世界。
——《纽约时报书评》
★作为一个精妙复杂的的文学野心寓言,以一个年轻女作家的名义,《不对称》是一个恰如其名的“杰作”——一个证明艺成出师的作品。我们很少听到女性在这类故事中的声音。《不对称》的力量与乐趣在于,她并没有彻底消灭这种沉默,恰恰相反,她设置了这种沉默,然后引爆了它。
——《大西洋月刊》
★精妙绝伦……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场坠入兔子洞的未知之旅。一旦《不对称》行文至其完美的结局,读者只能肃然起敬地回到开头,反复体会哈利迪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颠覆整个故事的。
──《华盛顿邮报》
★看到小说的结尾,你很难否认爱丽丝/哈里迪已经超越了这种噱头,就像一个完美的体操示范。你唯一的冲动是问她,下一步要做什么?
──《纽约》杂志
★莉萨·哈利迪的首部小说《不对称》首先是一个不平衡的事件——一个缺乏经验和优势的故事的完美模型……爱丽丝和阿玛尔或许不自知,但哈利迪一定知道——关于孤独,不满和作为人类的痛苦。
——《时代》
作者介绍:
莉萨·哈利迪(Lisa Halliday,1976— ),成长于马萨诸塞州,目前在米兰生活,作品见于《巴黎评论》等,曾获 2017 年虚构类怀丁作家奖。《不对称》是她的小说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