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带》
万千都市男女的青春成长,几代上海儿女的命运邂逅。
【编辑推荐】
★ 唐颖继“双城”系列之后,延续细腻敏锐的女性书写,再推中短篇小说精品。
★ 曾获《作家》杂志“金短篇”小说奖、《上海文学》“新市民小说奖”等文学奖项。
★ 涵盖唐颖中短篇小说的成名作、代表作与最新力作,展现其不同阶段的创作转变。
★ 延续女性视角与海派笔法,以锐利笔触书写女性友谊的幽深共情,锋芒与温情共存的女性联盟。
★ 她笔下的女性满溢生命力、忍耐力以及对物质的抵抗力,在挫折与困惑中不断实现自我生命的成长。
★ 当代城市文学、女性写作标杆,力透纸背讲述上海儿女转瞬即逝的生命邂逅。
【内容简介】
《隔离带》是唐颖中短篇小说集结,也是唐颖都市女性小说系列之一。《隔离带》收录《红颜》《糜烂》《八月的圣诞节》《隔离带》等八部小说,其中《红颜》曾被改编成电影《做头》,《糜烂》发表后被选入十余种选本,《八月的圣诞节》获《作家》杂志“金短篇”小说奖。
其中《隔离带》讲述了在199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时,“我”去医院肝炎隔离区探访男友,三米左右的隔离带,让“我”产生冲动,一步踏入婚姻。但七年后,我们的家庭生活却一直笼罩在阴影里。丈夫坚决不要孩子,经常悄悄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过着老年人一样的规律生活。当“我”在闺蜜礼平帮助下买下一套被飞机噪音终日笼罩的房子时,夫妻间的疏离,便如走上冰面,层层断裂,再也不能掩饰。事实上,不止他们夫妻情感关系的深处始终存在着黑洞,“我”与闺蜜也一样,如同隐形的隔离带……
这些作品延续了唐颖擅长的“双城”主题与女性书写,多为讲述上海儿女在异国他乡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小说的故事也多发生在上海或美国、东南亚国家等地。正是由于人物在异国的流转,文化的差异,以及人与人沟通的困难,这些都市女性在情感关系上往往更加充满困惑与摇摆,小说呈现出她们身处暧昧的两性关系中时不得不面对的人生选择,也表达出作者对女性共同命运与复杂情谊的细腻而独特的思考。
【作者简介】
唐颖(Tang Ying),上海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以书写都市题材小说闻名,被认为是写上海“写得蕞准确的作家之一”。在《收获》《作家》等重要文学刊物发表小说四十余部。出版有长篇小说《美国来的妻子》《阿飞街女生》《初夜》《另一座城》《上东城晚宴》《家肴》,中短篇小说集《丽人公寓》《无性伴侣》《多情一代男》《纯色的沙拉》《瞬间之旅――我的东南亚》《红颜――我的上海》《冬天我们跳舞》等。《红颜》等作品被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编剧并导演话剧《小世界》。
【名人推荐】
① 唐颖的写作,试图将城市不同角落的细节和人物性格、声音乃至味道保存起来,就像给这片区域、这种生活盖上一个玻璃罩子。如果没有这种写作,当时的交际言谈、场景就很难复活了。——作家 金宇澄
② 围绕失意与失速的时代细节,唐颖用复杂景象构成她的“双城系列”万花筒。她笔下那些纠缠于情感关系的人物,仿佛普鲁斯特的感慨:“你们走开了,不见了,消失了,我可以做到的,就是不要忘记。”——作家 金宇澄
③ 唐颖记录上海这座城市的情感脉动,她的底色就是其笔下的“淮海路的小姑娘”,那些年轻、可爱、娇气、洋气、敏感,忧伤、强韧、拥抱时尚,不鄙薄物欲、讲究品味的女性。——作家 陈村
④ 唐颖始终凭着女性的直觉、敏感和智性,捕捉生活行进过程中的现代性,与当代作家相比,她似乎怀有更大的热忱去表现生活时尚内容。——《收获》主编、作家 程永新
⑤ 唐颖的作品很多,她近年来的创作活力有后来居上的感觉,写的越来越丰沛、成熟。——作家、评论家 王宏图
⑥ 在当下的城市写作中,如果要看上海的故事,上海的女性,或者城市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以及他们跟上海这座城市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各个时段的不同生存状态,我觉得读唐颖的这些小说,你一定会找到非常多的入口。——评论家 张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