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 》
内容简介: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会去。在随后的两年,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在这里,我有时是一个旁观者,有时又置身于当地的生活之中,这种亲疏结合的观察构成了我在四川停留两年的部分生活。2001年,也就是《江城》在美国出版的时候,一条通往重庆的高速公路通车了,一条铁路也正在修建之中,基本上再也没有人坐船去涪陵了。这座城市正在飞速发展着,在过去的二十年,那样一种转型变化的感觉——接二连三、冷酷无情、势不可挡——正是中国的本质特征。很难相信,这个国家曾经完全是另外一种模样,是19世纪西方人眼中“永远停滞的民族”。2003年,三峡大坝一期完工后,不断上涨的江水将陆续淹没那些江畔之城,这多少令我有些伤感。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正是不断变革的对应面:贫穷、烂路、慢船。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从地理和历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们有时很难看清她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在1996年至1998年间,我学会了热爱涪陵。能再次回到长江上的感觉真好,哪怕它的旧时激流只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作者简介:
彼得·海斯勒 (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创作背景:
1996年夏,彼得·海斯勒有机会以美国“和平队”志愿者身份来到中国涪陵师范学院教英文两年。他的处女作《江城:长江边的两年》,写的就是这段时间的见闻。彼得·海斯勒在该书前言中写道:“这本书记录了我在涪陵的生活,夹杂着当地的历史、风景以及那里的人们。之所以写成这样,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一个外国人在涪陵那样一个小城里所扮演的两种角色:有时候是一个观察者,另一些时候又深深融入当地的生活。离开涪陵后,他开始写《江城》。4个月写完后,彼得·海斯勒看着自己的文字觉得很奇怪。“我的声音变了——和以前自己的文字声音完全不一样了,我不认识自己了。这让我信心倍增。”
虽然当时《江城》并未能在第一时间出版,但时隔两年(2001年),美国出版业巨头哈珀·柯林斯看中了此书,一经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被译成多国文字热销海外,被誉为“认识中国必读的一本书”。这本描写连很多中国人都会忽略的涪陵小城的书共计卖了15万册,还获得了当年“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美国图书出版协会曾毫不吝啬给它评价:诗般的语言和朴素的故事,让我们愿意了解现代中国人的心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