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产品的设计法则 》
內容簡介:
好設計真有不變的法則?這一本給你答案
為什麼創業的第一件商品要走小而美路線?成本要如何計算?需求是一個動詞,使用者要的不是椅子,而是休息?什麼是瑪雅法則,產品太前衛、太創新,注定被淘汰?為什麼750元的水壺要能燒水、鳴笛音、耐用,但27,000元的水壺卻只要夠美就好?設計巧思要實用,消費者才買帳?玩心設計,素材品質更要講究,才不會淪為用完即丟的噱頭?你以為耳罩式耳機關鍵是配戴舒服,但其實是方便攜帶和收納?符合人體工學的產品,成本高還可能不好用?為何高腳酒杯容易打翻卻依然主流?一項產品能激發消費者什麼樣的情緒反應?耐用、實用是終極王道?你的產品要訴諸堅固、耐用?還是讓人心生好奇?復古老派,抑或簡單低調?怎樣的大小比例,讓消費者覺得恰到好處?怎樣的顏色、材質、形狀跟圖樣熱銷?想不到這些問題,都有解答!
成功商品,取決於是否建立出設計的核心原則
產品設計牽涉的領域如此之廣,市面上充斥著無數產品,要在如此廣闊的光譜上達成「有效」的設計,關鍵取決於是否已建立出設計的核心原則。但在設計課堂上老師往往沒教,來自芝加哥伊利諾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兩位教授,試圖在書中整理出這些好用且放諸全球皆準的法則、哲學層次的思考,以及造型設計技術面的基礎知識,幫助大家在這個既複雜又迷人的領域中站穩腳步。
給設計師的Do&Don’t Do,從靈感、研究、製作到技術都有解
立志作設計師,不必太在意第一份工作?不要太在意設計風格?迅速想出點子後,千萬別堅持己見?原創不會無中生有,要靠提升基本功?沒靈感,把白紙撕成四等分,寫下三個詞,立刻進入狀況?卡關時,有突破的解方?每週記錄下你的設計心得,千萬別捨不得這些時間?辛苦研究調查不可省略,太快思考模具、零件、成本有危險?設計時別只想美感,還要全方位思考行銷方案、品牌策略、生產製造?體積和質量會騙人?厚底皮鞋質感高,運動鞋卻要輕巧柔韌,原來每項產品有正確的重量?連螺絲頭形狀都大有學問?如何申請專利,保護你的創意?
◎帶你入手設計的核心
把身體當作設計工具
虛擬或數位產品,還是必須透過身體進行視覺介面的操作。把身體當成工具,去演出使用者的經驗,並且盡可能讓設計的過程貼近一種行為。
用數字理解你的世界
養成習慣,去猜測生活環境中出現的物品尺寸大小,實際測量,看你的預測值有多接近。搞清楚產品的來龍去脈,才有好設計
假如設計的是紙杯,就去搞清楚它的生產、物流、銷售以及用途所形成的系統;如果設計的是電子產品,就去思索它在複雜的數位生態系統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從大家熟悉的東西下手!
設計熱水壺,高科技的未來感外型或許很吸引人,但消費者更信任的是熟悉的外型,因為這更能融入他們的居家空間。
產品的「正確重量」=品質保證
重量是家具品質的象徵,但對筆記型電腦來說,卻恰恰是相反的訊息。
所有的產品都需要「移動」
大型笨重的印表機或許會被放在同一個位置好幾年,但當它壽終正寢時,會再度移動。
設計時記得考慮「地心引力」
將物品設計成頂部比底部窄,不易傾倒,視覺上也較穩定舒適;但外帶咖啡杯卻全然相反,其實依然應用了重力法則。
單一零件就能決定產品壽命
若是一雙要用上二十年的皮革鞋,應該為它搭配可替換、並以沿條縫製的皮製鞋底。
要設計給老奶奶用,就試著體驗老奶奶生活
設計師派翠西亞‧摩爾在 26 歲時模擬了 80 歲老奶奶的真實生活,現今具升降功能的公車、下沉式路緣,以及字體較大標示,皆是這項實驗造就的變革。
◎入手造型、配色的基本
造型不是單憑功能決定的
當一項設計決策,能回應的要素越多,就越有可能成就成功的產品。
產品造型三路徑:加法、減法、形變
「加法造型」帶有機械美感;「減法造型」呈現統一外型;「形變造型」呈現有機形態。
讓產品的「形狀」幫你說話
經典「圓形」鏡框,由於約翰.藍儂、史蒂夫.賈伯斯、甘地愛用,凸顯了圓形鏡框代表的「簡樸、率真」特質,反而創造一種新時尚。
讓產品外型告訴消費者如何使用
設計優良的產品會透過「示能性」告訴使用者該如何操作它──讓使用者一看就知道,握住茶壺把手,就能將茶從壺嘴倒出來;開關往上撥可接通電源,往下撥可切斷電源。
如果你的產品想做成貓咪造型,切記勿做得太像!
若你的產品充滿玩心,請簡化造型,避免過度寫實。
厚度增加10%,觀感上卻多了33%
只要為產品增添僅僅10%的厚度,便能在消費者心目中造就這項產品的耐用度。
實用的白色、高格調的黑色、專業的金屬色
白色強調簡單、乾淨與實用。黑色有助於建立格調感,金屬色則傳達出專業。
淺色突顯產品細節,暗色則要求低調……除了汽車
淺色調突顯細節,適用於觀賞物品,汽車是唯一的例外,暗色調讓汽車在明亮的戶外像鏡子一樣!
手機外殼的「接縫」位置,暗示了手機的品質與格調
接縫在底部給人一種堅固印象,接縫在上方展現出組裝的精準度,接縫落在兩側正中則是設計師介入發揮的好時機。
◎會賣的設計,必知的使用者心理學
使用者要的不是茶杯,而是享用茶
使用者要的不是花瓶,而是展現花朵的美麗。使用者要的不是水壺,而是移動時也能補充水分。
750 元的水壺要能燒水,27,000 元的水壺只要夠美就好
300元的卡西歐手錶,暗示報時的價值只值270元;但240萬的百達翡麗手錶卻能賦予擁有者地位與聲望。
高腳杯造型並不實用,但為何經典不敗
容易打翻的高腳杯仍是主流,用高腳杯盛裝葡萄酒或許勉強堪用,但實際上它是用來「呈現」葡萄酒的。
巧思≠噱頭,巧思才能帶來長銷
噱頭或許一開始會讓人覺得有趣,但就長遠來看,噱頭最終會走向失敗。
成功兒童產品背後並非都要有個「迪士尼故事」
Radio Flyer 公司旗下的玩具「小紅拖車」,造型上看起來並不好玩,卻是玩具設計典範。
為你的產品,另外設計出周邊產品
越野單車不只是騎單車,還包含探索戶外、挑戰體能,或逃離週間工作;這些體驗為騎車這件事錦上添花,更增添使用者對品牌的信任度。
作者簡介:
張誠(Sung Jang),藝術家、工業設計師、張誠設計實驗室負責人,同時也是芝加哥伊利諾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
馬汀.泰勒(Martin Thaler),經手國際案件的產品設計顧問,同時也是伊利諾理工學院設計研究所的實作指導教授。
譯者簡介
李佳霖,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日本同志社大學文化史學碩士。曾任職於出版社,喜歡閱讀、旅行,在城市巷弄中探索新鮮的生活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