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子》
编辑推荐:
这个时代,有人呼喊而有人细语。
贺伊曼的短篇小说集,比起疾呼更像是一场倾听:她以针脚般细腻的语言,编织出透明的感触之网,人物同我们,都得以栖息其中。阅读的过程如同向心的深处探照,抵达那些难以言明的孤独,那些时而自洽、时而将人们相连又分离的孤独,并将之一一温柔宽慰。
像是为失眠者造绮梦,为漂泊者泊行船,为孤独者搭建可以哭泣的房间。
◆ 沪上热门餐厅“馆子”的老板娘、天赋与才情兼备的90后写作者贺伊曼,六篇短篇佳作。
◆ 馆子是一个中性的空间,也是贺伊曼小说世界的原点,人来人往,故事跌宕,万物静纳其中。她以笔锋剖开习以为常的亲密,捕捉意识交界处的耳语,观望那些尚未破碎的珍贵之物。
◆ 孙甘露、路内、李诞推荐阅读。郑执作序力荐:“出色的小说作者多是从找到自己的语言起步,很显然,贺伊曼出手就做到了。”
◆ 封面插画由卤猫倾情绘制。一张交换故事的空椅,等待落座。
回到人与人初相识的那个夜晚,凝望理解降临之前的那个世界。
内容简介:
一间馆子,六个阡陌交接的故事。青春末途的生活切片,定格不同的回望瞬间:
《你那里信号好吗?》
一位朋友的离世,让几位旧友重又聚在了一起。他们打捞着记忆中逝者留下的微弱信号,反思自己的生活,同时在内心深处追问:为什么看上去并不会自杀的你,选择了以死亡的方式先行离场?
《迁徙》
沪漂小林是一位咖啡师,和神秘的常客妤建立了交集,并逐渐受妤影响、成长。不久后,妤骤然离世。若干年后,小林在旅途中再度想起妤。在归途站台那困惑而炫目的光线中,他也像妤一样体验到求死的冲动——小林在那一瞬间意识到,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其实是模糊不清的,任谁都可能踏入到那混沌的洪流之中。
《不如我们匍匐前进》
是什么让孤独之人相爱?陈荞曾经那么喜欢花花公子林栋,却在林栋酒后表白时拒绝了他。在一场和多年前何其相似的雨中,她想起来自己是懂林栋的,她太懂他的内心了:而这恰恰是二人的感情无法维系的理由。
《中年天使》
上海人周扬中年后选择在青岛成家立业,青春期的女儿则执意考回上海念书。女儿的观念、同学、和男人的交往,无不令周扬感到,生活把曾经亲密的他们分开了。他奋力追赶,试图攀上这趟远去的列车。
《绿洲》
利群在遥远的非洲开普敦成家生女,表妹的到访打断了她自顾不暇的生活。对家乡的逃离、对婚姻生活的迷茫、和作为母亲的自我意识相互交织,她在重重思绪中意识到这个自己在远方亲手建造的家,才是生命中可以拥抱的绿洲。
《像行星无法停留》
父亲的心脏突然出了问题,我不得不陪他去北京看病。人到中年的我此刻才意识到了父亲的苍老,并在照料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了父亲,父女二人也逐渐达成了某种默契。
作者简介:
贺伊曼
1990年出生于河南新乡,现居上海。当过编辑,如今经营餐厅和酒馆。
小说散见于《萌芽》《小说界》、“ONE·一个”App等。
媒体评论:
我们无法全然了解这个世界,占据我们心灵的总是不易洞悉的事物。贺伊曼的书写是对生活秘密的探寻,编织出透明的感触之网,我们因此能栖息在复杂的世界。
——孙甘露
贺伊曼的小说有一种日常的深情,人物像是在一条明亮的隧道里款款行走,这中间当然也有跌宕,不免令人隐隐担忧。她像契佛、是枝裕和那样,懂得故事与现实生活并轨时忽然停顿的一拍节奏。
——路内
每一个出色的小说作者,都是从找到自己的语言起步,很显然,贺伊曼出手就做到了。假如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她的语言,我会选择:温柔。而温柔本身即是天赋。
——郑执
贺伊曼开了一个叫馆子的馆子,我就是跟她在馆子认识的,真是一个不错的老板。现在你们也能跟她在馆子认识了,在这个馆子里,我对她也是重新认识,真是一个不错的作者。
——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