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内容简介:
1665年的荷兰小镇台夫特,17岁的少女葛丽叶迫于生计,来到画家维米尔家帮佣。维米尔和妻子凯瑟琳娜寄居在岳母玛丽娅家中,并在岳母的帮助下,固定地卖画给资助人范·路易文。画家既要抚养众多子女,又要维持奢侈生活,艺术才思眼见消磨于种种负累与琐碎之中。葛丽叶的沉静之美和对艺术的敏悟引起了维米尔的注意,带给他无尽创作灵感。画家与少女相互吸引,眼神交会,却并未逾矩,但他们这种隐秘的情感还是引起了人们的猜忌。最终,为了维护自尊,葛丽叶选择了离开,嫁与年轻的屠夫。正是这段似有若无的流动情愫,凝晶成维米尔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创作背景: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尼斯·维米尔的代表作。这幅面素有“北方蒙娜·丽莎”的美誉。画上的少女,侧身回眸,眼神无邪澄澈,却也带着一丝妩媚,线条柔和的脸庞散发着光晕,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根据艺术史家的推算,这部作品应该是完成于1665至1667年间。在当时,肖像画多是订购的作品,客户付给画家佣金,画家以客户为模特,完成的作品由客户收藏。此类肖像,模特的姓名可考。《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也是肖像画,然而,它属于肖像画领域中一个特别门类——Tronie。Tronie并不是以客户为模特、满足客户借由绘画“名留青史”的传统肖像绘画。画家创作tronie多为研习技巧,比如如何捕捉人物瞬间的表情、不同年龄的面部特征、某种特殊服饰在人物身体体现出的美感等。由于Tronie的主旨不是为模特“立传”,所以nronie画作中的模特很少能够在历史中留下名字。《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的少女便是如此。停留在画布上的她,凝同于历史之间,在人们的内心唤起了美,也唤起了好奇:她是谁?有过什么样的人生和故事?画家如何与她结识,又如何将她的青春用油彩捕捉,让她的美永不凋谢?就像人们渴望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背后的秘密一样,人们也渴望解读少女表情后的深意。
作家雪佛兰在遍览了17世纪荷兰风俗画画家约翰·维米尔的画作真迹后,以其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画作中捕捉到的细腻而微妙的情愫为灵感,结合画家的生平事迹创作了同名小说。
人物介绍:
葛丽叶
尽管彼此之间相互爱慕,葛丽叶对于维米尔的爱却始终处于痛苦的摇摆退却之中。葛丽叶清楚自己对艺术的喜爱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也清楚自己对维米尔的爱情不可能有结果。她不愿成为权贵的玩物,不愿在物欲中迷失自己,不愿与维米尔有任何身体纠葛,于是成为维米尔的模特—这是葛丽叶为所爱的人、所爱的艺术能够献上的唯一礼物,尽管她也清楚地明白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为了留下最完美的作品,捧着那对属于维米尔妻子的、与自己贫穷的身份格格不人的珍珠耳环时,葛丽叶屈服了,这是她所做过的唯一逾矩的事。
维米尔
生活贫困的画家,因为要抚养众多子女而创作压力很大。指导葛丽叶发挥其艺术天赋,并为其创作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最终英年早逝,临终时嘱托妻子把珍珠耳环赠送给葛丽叶。
作者简介:
特蕾西·雪佛兰,1962年出生于华盛顿首府,1984年迁居英格兰,1994年她从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毕业后,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特蕾西与丈夫及儿子居住于伦敦。她希望能看遍维米尔一生中所完成的三十五幅画作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