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小丑!》
纳博科夫迷不可错过的奇妙之作,糅合幻想与现实创造另一自我
【编辑推荐】
“我的人生是他的异卵同胞,是对他的拙劣模仿。”
★ 纳博科夫生前最后一部完整长篇;
★ 一个“垂死之人”的自我揶揄;
★ 揭开记忆与创作的奥秘。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〇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的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内容简介】
《看,那些小丑》是二十世纪公认的小说大师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一个垂死的人,小心翼翼地揭开记忆和创造的奥秘,如同一部展现现实生活与虚幻世界关系的讽刺剧。
小说主角俄裔美国作家瓦季姆•瓦季莫维奇和纳博科夫本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国流亡者,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自己的一生,从年轻的爱情到严重的疾病,他的四个妻子、他的作品,以及他灵感的源泉。暮年的纳博科夫在瓦季姆身上埋藏了无数谜题和密码,融入许多之前小说中涉及的主题,这一切超越了他的作品和生命本身的界限,仿佛重建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另一种可能,是真正的纳博科夫迷不可错过的奇妙之作。
【媒体评论】
★纳博科夫的感受力之强大、丰盈和多姿多彩,在现代小说家中无可匹敌,鹤立鸡群……如果文字能唤起至纯的感官愉悦,那么舍此无它。
——马丁•艾米斯
★我们时代最具原创性和创造力的作家。
——《金融时报》
★纳博科夫的天赋不仅在于他能将一切主题都转化成清晰的视觉意象,他还有近乎放肆的幽默感,任何悲剧在他笔下都能荒诞毕现
——《观察者》
★他所使用的语言是一件神奇的工具,微妙至极,却又充满力量:我们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作者,包括乔伊斯,能像他这样,捕捉世界瞬息万变的光影。
——《波士顿环球报》
★在塑造个人经历并赋予其意义上,心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纳博科夫对其刻画之生动、探索之灵活有力,无人能出其右,由此推及,对于理解和包容个人的经历,亦无人能与他比肩。
——《华盛顿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