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文学译丛》(套装十册)
内容简介:
《留住黑夜》:
一个三十二岁的单身女人偶然有机会去了一趟东方,先到了日本、中国香港,然后又到了印度。在德里的旅馆里,她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其中有印度人、英国人、德国人,也有她的西班牙同胞。旅行结束了,她回到马德里,一切似乎又都恢复了正常。正当旅行的印象逐渐淡漠了的时候,却发生了一系列同她那次旅行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件,然后,她发现自己竟然于不知不觉中卷进了一群苏联和英国的间谍当中……这并不是一部间谍小说或侦探小说,作者着意表现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平凡生活。小说中没有让人惊异震撼的冲突、没有令人回肠荡气的爱情,但是,那些普通人日常琐事中体现出来的亲情、友情乃至过后即忘的一夜欢情却真实地表现出了西班牙社会的人情和世情。
《我们如此相爱》:
故事发生于1990年,智利刚刚结束皮诺切特的独裁统治,恢复了民主制度。故事的四位主人公安娜、玛丽亚、伊莎贝尔和萨拉,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相识多年后四位朋友聚在南方的一间湖边小屋,讲述她们过去的生活。暂时远离了家庭束缚的她们畅所欲言,谈论她们的童年回忆、青年经历、政治生涯、生活处境、与男人的关系、孩子、爱情、伤痛、醒悟和最深的友谊。
《十个女人》:
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为故事的发生地,《十个女人》讲述了十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横向跨越了亚洲、欧洲和美洲,纵向涉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丰富性不言而喻。娜塔莎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她坚信不再沉默是治疗伤痛的良药,她把九名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聚在一起讲述自己沉痛的过去,所有人只能倾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影响讲话者,这是一段自我治愈的过程。作者创作的基础是:人既能彼此拥有,又相互独立,我们不属于任何群体,我们属于自己。
《我把灵魂交给魔鬼》:
小说从一伙人在亚利河边发现一具遗骸开始,讲述了美国商人、哥伦比亚农民、奥地利人类学家和印第安人在哥伦比亚热带雨林考察、狩猎、旅游的故事。作者利用时间线反复的推倒和几位主角之间视角的切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现了亚马孙雨林这片蛮荒而神奇的土地。
《月亮的女儿》:
这是一个尊崇月亮的地方,他们认为人和大地是合一的,月亮就是夜间的女神。然而,教会滥用权力,善良的居民都被指控为巫师,犯了全是凭空任意想象出来的罪行:放毒、杀婴、亵渎陵墓、做渎圣弥撒、敬奉魔鬼……罪名数不胜数,还说撒旦是以公山羊的形式主持巫师们的聚会的。他们被刑讯逼供,被判处火刑,玛达伦被称为月亮的女儿,可是母亲却被指为女巫,她在善良的人们帮助下终于救出了母亲。
《匆匆半生路》:
短篇小说是拉丁美洲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题材。在闻名世界的拉美作家中,有很多都是从短篇小说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本书汇集了拉美最优秀短篇小说作品。每篇作品的小说家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可磨灭的特征。当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现实的剖析以及故事结束后留给读者的想像。不同之处在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反映时代的精神。
《甘特的冬天:评点本》:
通过女教师埃丽萨、世界银行总裁甘特、女大学生索莱达以及神父、妓女、吸毒者各阶层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反抗暴政的故事,将巴拉圭这片陌生的土地与纽约、亚特兰大、巴黎等现代大都会联系起来,而作品在故事的主体框架之外又加入原始部落卡拉伊人对当今世界的预言,形成一个多重语义相互交织、情节发展回旋往复的叙事文本,从而鲜明、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所处时代矛盾的敏锐认识和清醒思考。
《擦肩而过》:
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大家庭各个成员的故事,里面有成年人的梦想和烦恼、失忆者的故事、无法跟儿子沟通的母亲的孤独、面对疾病的心理挣扎、秘密冒险的代价、对旅行的渴望、对未知领域的排斥、在黑暗中光明的突然来临、邻居们的好奇心还有做决定前的犹豫不决等。
《诗与歌》:
本书为马科斯的诗歌自选集,包括情歌、赞歌、史诗等体裁,全面反映了诗人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入暮》为怀人之作,冬日的黄昏穿过女主人的眼睛,冰冷的香烟承载了她内心的悲哀;《希望之歌》歌颂原住民瓜拉尼人,“他们永远为泉水和岩石所铸造∕热爱康乃馨开遍原野的春天。”《流亡者》表现对爱国者的敬仰,从祖国遥远的河流、长久的记忆、孤独的黄昏和沼泽中看到他们的身影。《致伊莎贝尔·阿连德》追忆南方遥远的面孔、朱顶雀、干渴的村庄在他血液中种下的薄情,流放的徐缓剥离、长街的无限寂静,都在他的记忆中激起回归的渴望和呼喊。
《艾达之路》:
印第安纳州泰勒大学的客座教授伦西应邀主讲阿根廷文学,与东道主、学术明星艾达相恋,正当二人频频幽会、难解难分之际,一个意外事故导致艾达暴亡,由此引起联邦调查局的介入,并逐渐揭示出故事背后的一个严肃主题:技术理性对人类自身的全面入侵和挤压,人性、人的尊严没有了,个人的自由、隐私没有了;人类乌托邦式的无限美好遐想,通通撞在了由电子技术构筑而成的柔软墙壁上,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