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路上》自问世后,被译成40余种语言,入选《时代》周刊“英文小说100强”,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乃至世界文化。《在路上》风靡时,美国因为它卖掉了上亿条牛仔裤和百万台咖啡机。
故事讲的是几个年轻美国男女为了追求个性,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后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走累了就挡道拦车,饱览风土人情、体验疯狂人生。结果,一个找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并安顿下来,而另一个则一如既往在路上。

名人推荐:
《在路上》,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就像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那样。对我来说,《在路上》就像圣经。
——鲍勃·迪伦(美国摇滚乐、民谣歌手、词曲创作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路上》,一代英语名作。青春,阳光,激情,个性,布鲁斯,鲍勃·迪伦,“颓废的一代”。今由李继宏君操刀重译。继宏君才气充沛而态度严谨,笃信“翻译要忠于作者原意,而不是忠于原文。”为此甚至订正了原文之误。同时坦言仍有一处不解其意,谓其译文仍“在路上”——人世间,还有比路上的风景更美妙的风景吗?
——林少华(翻译家、学者)

翻译是件非常艰难的事,翻译《在路上》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在路上》没有故事,几个迷惘的人从纽约开车到旧金山,再从旧金山开回纽约,是相当少见的以情绪和语言能量驱动的伟大小说。现在,让我们随着继宏的翻译,在路上。
——冯唐(作家)

观察一名备受欢迎的译者日臻成熟是一件有趣的事。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岁月沉淀的结果。继宏曾经只花两周便完成了他颇畅销的译作《追风筝的人》,但这次不一样,他踏上漫长的求索之路,彻底研究了神秘的凯鲁亚克和他几段浪迹天涯之旅,甚至查阅过这部小说的几个欧洲语言译本,破解和再造了长久以来困扰世界各地译者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标志性文体。
——Bruce Humes(翻译家,译有英文版《上海宝贝》《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作者简介:
作者
[美] 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
1922-1969
小说家、诗人、艺术家
“颓废的一代”灵魂人物

经典作品:
《小镇与大城》(1950)
《在路上》(1957)
《达摩流浪者》(1958)
《荒凉天使》(1964)
1947年至1951年,凯鲁亚克和朋友们三次横跨美国,一次南下墨西哥。《在路上》记录的就是他们的生活和旅途见闻。
1951年4月,回到纽约的凯鲁亚克,伴随着爵士乐、烈酒和药物,在一卷37米长的打印纸上一口气完成了《在路上》初稿,仅仅用了三个星期。但是这本书却因其先锋的叙事艺术和前卫的思想倾向,一度没有出版社愿意将其付梓。
1957年,历尽磨难的《在路上》终于出版,立刻石破天惊,风靡全美。媒体将作者和他的朋友们称为“颓废的一代”,并给凯鲁亚克戴上了“颓废之王”的冠冕。无数年轻人接受他们追求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甚至争相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

译者
李继宏
广东揭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现居上海
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访问学者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英文系客座研究员

“李继宏世界名著新译”系列:
《小王子》
《老人与海》
《了不起的盖茨比》
《动物农场》
《瓦尔登湖》
《月亮和六便士》
《傲慢与偏见》
《喧哗与骚动》
《简·爱》
《在路上》

“与神对话”系列:
《与神对话·全三卷》
《与神为友》
《与神合一》

其他翻译作品:
《追风筝的人》
《灿烂千阳》
《穷查理宝典》
《公共人的衰落》

著有:
《陌生的彼岸》
《经典十讲》

VIP会员免费

已有0人支付

我们相聚,见证阅读的力量!
相聚书屋 » 《在路上》

发表回复